我是個以交易為生的交易員,專職從事交易已經快八年了,有很多的感受 。www.emoneybtc.com
直奔主題!以八年的經歷告訴我:
交易很難,很難,很難!
交易很苦,很苦,很苦!
交易也很冒險,很刺激,很興奮!
我從事股票和期貨交易,這八年來主要是期貨,股票我覺得比較好做(我是不是在找抽?),所以這八年來主要精力在期貨,也做過兩段時間的外匯和外盤的道指、原油和黃金白銀(最後外盤都爆倉了)。
這八年來見過N多從事交易的人,生活狀態大致如下:
(1)第一類,從事交易不超過三年,最後虧損到資金和心理受到嚴重傷害,感覺交易就是賭博或者自己根本不可能從交易中獲利,結束了交易生涯。這類人是大多數,他們的生活狀態可以自己想象(大多數是連普通人都不如,在生活的底線上掙扎),但結束後他們都解脫了(可以做普通人了)。
(2)第二類,長期從事交易,但一直無法達到穩定盈利,無法提供自己正常生活的資金。於是他們轉移到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變成從業人員。雖然我國政府規定從業人員不能進行交易,但還是有很多人悄悄地代客理財,或者用別人的名義做自己的資金。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兩部分,核心是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 的工資收入,其次是代客理財偶爾盈利時的分紅。收入一般,生活得和普通人差不多。
(3)第三類,是在公募或者私募基金中賺取管理費的(或者說賺取貝塔收益的人),對於公墓,幾乎沒有清盤線,無所謂虧賺,反正都收管理費。對於這類私募,到清盤線清盤,賺錢分紅,虧損也與他無關。這類人收入是遠高於正常工作的人的。舉個例子,5個億的基金(極小的基金)每年收取1%的管理費(比正常偏低一些),年收入就是500萬,而且續存期20年。這樣一個產品20年無論虧賺,管理費1個億。多發幾個產品,你自己算一下收入吧。當然,他們要有能讓基金運行下去的能力(各種能力,不全是交易)。對了,我說的是基金經理。
(4)第四類,長期穩定盈利的個人投資者和賺 取阿爾法收益的私募基金或者團隊。所謂阿爾法,簡單地說,就是只有給投資方賺錢,自己才有錢賺的,否則無錢可賺,甚至自己也要賠錢。這類人走到這一步,一般都是有成熟的交易體系甚至團隊,對風險有足夠的評估和准備,同時也有長期的資本積累,他們的生活狀態一般不低於第三類人,大多數超過第三類人。不用想象了,投資界的大佬們都是這類人。
我們身邊大部分是第一類中處於還沒有結束退出前狀態的人,看上去很難,很苦,也很刺激。他們懷抱夢想,積極投入,時而興奮,時而沮喪,但結局不好說,大部分是退出,但大多數交易的成功人士也都是從這類人走出來的。第二類人,看上去普普通通,沒什麼讓人向往的。第三第四類人,不說了。
交易這個行業與其它行業最大的不同是只有少數人才能賺錢(長期看),它的成功率極低,遠低於其它行業,大約就是2-3%的樣子吧(樂觀了些)。
因為如果這個市場大多數人都能賺錢,這個市場就不存在了。我原來是做公司的,因為大學和研究生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開過軟件公司和計算機相關的貿易公司,目前由於我轉行到金融交易,軟件公司已經不經營了,貿易公司還正常運轉,收入也還可以。
比較我原來的行業和交易行業,我發現以做貿易為例,在這個市場上太容易生存了或者說存活率比較高。周圍幾乎什麼樣的人,有點資源就可以開個公司,趕上機會都能發展起來。雖然生存不下來的也有,但比起交易行業根本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其它行業的成功人士進入交易行業後,他活下來的概率也很小,大部分也是實業賺錢,交易虧損。交易行業的成功率可見一斑。
交易這個行業成功率低,但它是贏家通吃的行業。
它是少數人賺多數人錢的行業,真正的贏家賺的錢遠遠超過其它行業。(不包括同類的體育、藝術等同樣的贏家通吃的行業)
看看福布斯排行榜中,常年居於高位的,有不少金融交易行業(金融交易的概念很廣)的,巴菲特、索羅斯、西蒙斯等等。與其他行業的人相比,你會發現這個行業沒有龐大的機構,復雜的管理組織,真正的核心通常就幾個人,最小的私募可以只有一個人,因為交易的實際行為十分簡單,就是一買一賣的事。
但走向交易成功卻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也是很難的。
我現在是一家私募的交易總監,也是主要合伙人(但我更喜歡說我是交易員)。我經歷了近六年的虧損才達到現在的水平(這個水平是我基本不在乎我的貿易公司的盈利),其中的甘苦不足為道。但我是先有其它行業的公司,後進入的交易。因為我公司的經營已經穩定了,我更想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嘗試了好幾個行業,最終落實到交易行業,也從此走向痛苦與快樂並存且苦遠大於樂的狀態。
但是,我喜歡!我喜歡!!我喜歡!!!
我即使在虧損的過程中也是痛並快樂著!(雖然我還沒達到我的理想目標)所以,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以交易為生是可以的,而且做好了以後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但走到能以交易為生的過程對大多數人來說卻是十分、十分艱難的。
一個交易系統至少由幾個部分組成:行情分析子系統(判斷多空),風險控制子系統,資金管理子系統,以及交易執行子系統。從這四個系統中,分析難,風控難,資金管理能理解好很難,執行難更是眾所周知。
有朋友說技術容易,實話說我覺得目前我看到的交易員在技術上很少有過關的,千萬別說會看指標和均線就會技術了,不是的。這只是最基礎的小技術。但這種小技術大部分人都過不了關,否則,大家回頭看去年的股災,指標和技術上已經是下跌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持股?(是不是因為下跌和回調在這種小技術上無法區分清楚?或者根本就沒用過技術)
風控不難嗎?為什麼有這麼多私募被清盤?其它方面的難也是類似道理。
這位朋友說到難的應該是人性。對此,我不清楚人性有什麼困難?大概說的是人性中“貪婪與恐懼”。上帝創造人類,給予的人性是很好的,貪婪讓你賺得更多,恐懼讓你虧得更少。但人們使用人性的方法大部分是錯的。正確的是巴菲特的“在別人貪婪時你恐懼,在別人恐懼時你貪婪”,只是這話在執行時沒有量化的標准,很難執行。
說到外匯和股票,我覺得技術分析上是一樣的。只是,只是外匯有100倍以上的槓桿(2008年前最高400倍),股票如果不配資就沒有槓桿,所以股票簡單。但如果股票再配資,槓桿達到2倍以上時,大部分股民就都完了(否則,你可以做做期貨,槓桿10倍不到)。這時需高超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技術。
如果你覺得你的技術不錯了,做一下期貨(商品期貨)可以檢驗一下,再好了做外匯(我外匯爆過兩次倉,現在還不敢輕易上外匯)。如果期貨做得好,回頭你看一下股票(不配資),真得很簡單。
1. 交易員每天經歷著什麼?以交易為生,就是在持倉的每天每小時每分鐘都在對自己的人性做出檢驗。交易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的交易風格都不同,雖然大體上都是跟著“勢”在走,但具體到買點賣點盈利區間,每個人的心理阈值都不同,因此交易是一件很難通過交流學習而獲得經驗的事。
對於超短交易員來講,市場瞬息萬變,如何能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恐怕是我交易中一直需要克服人性去捕捉的敏銳感。可能有朋友會覺得“玩的就是心跳”,只是試想一下,每天最少4個小時,分分鐘在玩心跳,如果盈利了感覺自己又戰勝了人性,如果虧損了那就是預判失誤了,如果踏空了,只能望洋興歎,如果追漲殺跌(大忌)了,那只能抽自己耳光了。每天交易結束,都感覺有種大病初愈的放空感,因為什麼都不會想了。
以交易為生,經歷著行外人難以了解的孤獨與壓力。
交易是很難通過交流學習而獲得經驗的事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即使在同業裡也很難與同伴溝通交易中的心得。另外,每天抽自己幾十個大耳瓜子,下了班誰也不願意再跟人分析自己為什麼被抽,所以復盤學習成長也都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另外,做交易其實也是靠天吃飯,一年之中有行情的情況可能只有一兩次,基本屬於一年不開市,開市吃一年。而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摸索試錯,保證小賺或者不虧,可以說非常的沉悶無趣。
以上是業內,至於外行人更是難以溝通,這裡主要指的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在交易沒成熟的時候,交易員要頂住的壓力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我自己更是從負債做起,當時本著實在不行虧完了跟父母要錢填坑再去找工作的心理在堅持。但是當虧損達到30%的時候,我已經天天以淚洗面,托朋友找HR做簡歷,還在猶豫如何跟父母開口說自己干了件這麼不著調的事,幾萬塊錢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自己無力償還的一筆巨款。這期間父母朋友無一人知曉,陪在身邊的只有現在的老婆一人。後來已經穩定盈利了,也曾有不了解情況的長輩勸我找工作,畢竟在他們看來我和無業游民沒什麼分別。而身邊行外的朋友,可能只會看到我衣著光鮮,時間自由,但個中滋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2. 以交易為生,我能得到什麼?時間與金錢的自由。在外圍看來,這部分肯定是喜聞樂見的華爾街之狼的故事。但我不知道會不會被知友噴為騙子。再重申一次,我說能獲得時間與金錢的自由的前提是:交易員已經可以穩定盈利。交易時間短,穩定豐厚的盈利支持我們在很多選擇上有了極大的自由。我們可以買心儀的商品,我們可以買張機票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可以送朋友體面的禮品,我們也可以在看到有病人需要幫助或者國家災難時捐出一筆不小的數目。這裡說的我們,是指我和我其他的以交易為生的朋友們。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金錢能帶來的物質與心靈上的滿足卻是顯而易見的。
一段有趣的經歷。以交易為生的朋友應該都會明白,從事了職業交易員,跟任何一種職業都不盡相同,雖然有人把交易員比做個體戶,但也有很大的差別。個別戶總歸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准備做什麼,除非發生天災人禍才可能血本無歸。而對交易員來說,每個第二天都可能發生天災人禍,一個沒把持好,都可能血本無歸,但有危就有機,每個第二天也可能是我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時刻,這樣每天都打了雞血驚心動魄的職業,恐怕是難再找第二個了。不管說交易員像哪個職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做了交易員就很難再喜歡做別的職業了,笑。
3. 以交易為生,我失去了什麼?人生信仰的缺失。我知道不會有人問“你都有那麼多錢了怎麼還沒有人生信仰了”這種愚蠢的問題。看電影華爾街之狼時深感為然,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初期也曾瘋狂過,迷失過,(別想多,我們沒做違法的事情),靠物質填補內心的空虛,抽煙喝酒買奢侈品夜夜笙歌也很難補滿內心的那個空洞。本來就是前不見人,後無來者的一條路,搞的再繁華,最終也不過只有虛無。金融市場就是博弈游戲,我賺的錢必定有人虧掉了,而我虧掉了錢又是我技不如人,經常有種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的感覺。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快樂,因為我不知道除了賺錢我的人生意義還在哪裡。我也有交易員朋友得了抑郁症,他並不是因為虧錢才有抑郁症,正相反,他也是覺得人生很無助,沒有方向。我表示深深的理解,因為我們都是有理想的好青年。
人際圈的縮水。這與交易員的工作性質有關,做交易員的體會大概只有交易員才能了解,除了盤口指標財經信息,其他的內容很難刺激到交易員的G點引起他們的注意,有時候可能會注意到,但因為還有其他更刺激的信息需要他們留神,因此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以交易為生很難像在其他大平台工作的人們可以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人,能夠溝通的話題不多,另外盈利虧損這些很個人的信息也很難和圈外人溝通,往往圈子會越縮越小,最後能穩定聚在一起的還是以交易為生的人群。
現在我已退出交易幾年,以交易為生的那幾年,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經歷,時間與金錢的自由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讀書旅行,除了交易,我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
寫在最後,我以一個退役的交易員來寫以交易為生的體驗,其中可能不乏悲觀的觀點,僅就個人體會而言,至於是否以交易為生,還請各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最後的最後,交易是個人的事,無法在短期內溝通學習,請勿提問有關交易心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