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國內暑期“出國游”漸入佳期,中國銀聯日前聯合工商銀行等9家商業銀行推出了首款銀聯跨境返現卡,該卡是一款為跨境往來人士打造的高端信用卡產品,持卡人可在境外17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700萬線下商戶刷卡消費,自動享受筆筆立返1%的優惠,同時獲得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80大旅行目的地暑期“海島避暑”、“親子樂園”等權益增值服務。www.emoneybtc.com市場給出的判斷是,跨境返現卡將打造全球范圍內線上線下消費返現第一口碑產品。
從專業的角度看,跨境返現卡顯然拓展的是跨境支付場景業務,而且商業銀行歷來就是跨境支付服務的主體。不過,除了銀行在跨境支付業務領域深耕不辍外,全球范圍內還有信用卡公司如Visa、萬事達以及專業匯款公司如西聯、速匯金等均在跨境支付場景中開疆拓土。但是,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信用卡發卡企業與匯款公司,都存在中心化控制、服務門檻高、交易成本大等行業痛點,遠遠不能為用戶創造滿意的消費體驗,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代表性的企業有國外的Paypal、Payoneer以及國內的支付寶、財付通等。
相對於傳統跨境支付服務企業而言,第三方支付憑借技術手段不僅降低了跨境支付的交易成本,同時提高了服務頻次,且受眾群體覆蓋到眾多中小企業與C端客戶的小筆交易,同時提供的支付綜合解決方案也能較好地滿足不同用戶的體驗,由此也使得第三方支付獲得了越來越大的跨境支付市場份額。
但嚴格說來,目前所有跨境支付服務主體均沒有解決中心化控制以及支付交易時效慢的問題,於是,借助區塊鏈技術創新數字貨幣成為了科技金融企業發力猛攻的要地。除了時下全球網絡社交巨頭Facebook發布了數字貨幣Libra以及創建了Calibra數字錢包並公開言明要實現跨境支付的快捷與便利這一服務目的外,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Visa也推出了Visa B2B Connect,進入企業對企業的跨境支付市場,同時Visa的直接競爭對手、國際第二大信用卡發卡企業萬事達也創建了旗下數字貨幣BitCardTour。按照設想,這些數字貨幣都能與法定貨幣進行直接兌換,並采用點對點交易,從而提高跨境支付的時效和進一步降低支付成本。據麥肯錫測算,引入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每年可使跨境支付節省約40億美元。
當然,無論是像跨境返現卡這樣的金融品種創新,還是諸如數字貨幣那樣的金融技術創新,市場主體的共同目的就是搶奪全球龐大的跨境支付蛋糕,而且從目前來看,跨境支付場景地帶早已是藍海不再,競爭也漸趨白熱。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跨境支付總金額125萬億美元,到2022年將達到218萬億美元,即便是按照1%的平均保守費率計算,由此產生的多達2.18萬億美元的交易紅利,足以讓任何一個從事跨境支付服務的企業垂涎欲滴與怦然心動。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家,中國除了巨大的線下進出口吞吐量可以產生不菲的跨境支付金額外,跨境電商、出國旅游以及出國留學等三大消費勁旅還構成了對跨境支付的強大需求,由此作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跨境支付國家的判斷一點也不為過。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今年將突破10萬億元,明年將超過12萬億元,與此同時,去年國內出境旅游人數突破14972萬人次,2020年可能達到15600多萬人次,另外,去年我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而且據銀聯國際的報告,中國留學生每年消費規模至少在3800億元人民幣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無疑為作為跨境金融服務重要基礎設施的跨境支付創造了巨大想象力。
按照產業鏈分析,跨境支付主要涉及收單、匯款和結售匯三大業務板塊,其中與一國出口業務相連的外卡收單一般來說都會被進口國或者國際支付公司所掌控,而作為與進口業務相關的跨境收單又往往由商品輸入國支付公司所把持;至於在匯款業務和結售匯業務方面,業務所在國的支付公司客戶覆蓋面往往要高於非業務所在國的支付公司。
具體到中國市場和中國目標服務企業,目前全球所有的傳統支付機構和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已贏得了較強的市場浸入度,其中包括Paypal、Adyen等在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幾乎壟斷了中國商家的外卡收單,同時Paypal、 Worldpay等不少國外支付公司還通過尋求與中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合作來分食中國的跨境收單尤其是跨境電商進口的支付利潤。另外,Visa、萬事達以及西聯等跨境支付企業分別在中國客戶境外旅游以及出國留學市場上圈到了超過三成的用戶份額,並且包括Payoneer、Worldfirst在內的支付企業也開始切入中國商戶與居民的匯款業務。
但相比較而言,中國無論是在跨境支付技術還是在跨境支付產業構成上,累積和沉澱出的能量都遠遠走在了世界前列。除了銀聯、支付寶與財付通共同壟斷與支配了境外收單業務外,三家中任何一家在全球的支付布局都可謂可圈可點。《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至去年年底,銀聯卡在全球發行總量累計超過75.9億張,受理網絡延伸至174個國家和地區。而本著復制支付技術與打通二維碼渠道的市場戰略,目前支付寶境外線下支付已經覆蓋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吃喝玩樂、交通出行等數十萬家海外門店場景,同時支付寶已經在海外完全搭建起線上全球收付通道,范圍覆蓋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觸達全球10億用戶。微信財付通方面,其支付跨境業務可支持4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合規接入,合作機構超過1000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跨境支付企業的市場競爭玩法已經不再拘囿於價格層面,而是升級與延伸到了增值服務高度,如支付寶和財付通均可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機場及國際碼頭提供實時退稅服務等。
但是,無論是以降低成本為目的的價格競爭,還是以提高服務質量為主旨的品質競爭,抑或是以增強服務效率為訴求的技術競爭,跨境支付企業的戰略與策略調整目前都還不能滿足監管層的需要。跨境支付涉及的利益主體非常廣泛,交易更多地發生在國外或者國外主體企業身上,特別是像中東、東南亞與非洲等地區的技術手段、監管法規以及商業模式還遠未像中國、美國等國那樣發育很成熟,因此,跨境支付交易過程中的用戶真實性管理以及對合謀逃匯、刷單詐騙以及洗錢等犯罪行為的防控難度相對而言就比較大。另外,不少第三方支付還處於無照經營的野蠻狀態,極容易形成跨境支付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正因如此,加強對跨境支付企業的牌照與身份管理已然成為了各國政府的主流政策導向。期待中國把握機遇,順勢而行,積極作為,在跨境支付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