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区块链 >  >> 區塊鏈應用
巴曙松:交易所用到區塊鏈和智能投顧的可能性最高
日前,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亞洲金融智庫首席研究員,香港交易所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做客亞洲金融智庫“每月專家答問”第三期。www.emoneybtc.com
巴曙松教授重點探討交易所會用到金融科技的什麼結束。教授指出,從現有的技術發展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技術和智能投顧等人工智能技術被認為在交易市場的運用可能性最高。監管機構可以利用“監管沙盒”提供相對寬松的監管試點環境,在消除和解決了試驗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問題,保證了客戶利益和金融系統平穩運行後,再將金融科技擴展到更大范圍。
巴曙松: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亞洲金融智庫首席研究員,香港交易所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以下是巴曙松回答全文:
目前大部分金融科技主要運用於銀行業、互聯網金融和數字貨幣方面,在證券行業的運用還十分謹慎,能夠結合具體的證券業務模式給出落地方案的則更少。從現有的技術發展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技術和智能投顧等人工智能技術被認為在交易市場的運用可能性最高。比如,區塊鏈技術在交易結算領域和資產再抵押業務的運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在Nasdaq Linq私人股權市場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顧領域的運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經歷過完整業務周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也不多見,例如,在資產證券化領域中可以視為相對成熟應用的區塊鏈技術,應當是經歷過從業務發起到出現違約、違約後的處置等完整周期檢驗的技術,但是恰恰是現有的應用多數並沒有經歷完整的周期檢驗。從趨勢看,金融科技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但是目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需要注意的是,結合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復雜,可能會形成新形式的風險。因此,監管機構需考慮調整監管框架,更好地監管和推動金融科技帶來的金融創新。目前各國(如英國、歐盟、美國等)主要的監管思路基於監管一致性原則,即只要從事相同性質的金融業務,就接受同樣的監管——無論是在虛擬的還是真實的環境下提供的金融服務,都基於同一法律框架管理,確保公平競爭並防止監管套利。同時,監管框架也會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創新以應對金融科技中可能出現的監管漏洞。
“監管沙盒”是測試金融科技的一項有力工具。為了以可控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新技術的應用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監管機構可以利用“監管沙盒”提供相對寬松的監管試點環境,在消除和解決了試驗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問題,保證了客戶利益和金融系統平穩運行後,再將金融科技擴展到更大范圍。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瑞士等)已針對各金融科技子項目技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沙盒」測試。智能投顧和投研等人工智能技術是目前各國監管“沙盒”測試的重點內容。有些國家的證券監管機構(如韓國),已專門對此設計了測試環境。借鑒其他國家做法,這可能是香港市場下一步的嘗試方向。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